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4號線三期工程 BIM技術應用
一 項目介紹
1.工程概況
2.BIM應用階段
3.參建單位
4.BIM架構
二 應用落地
1.基礎落地
(1)基礎落地-管綜優化
先依據提供圖紙進行模型建立,進行專業間碰撞檢測,由總包組織甲方、設計、各分包召開協調例會,制定調整方案,綜合考慮施工規范和施工工序,結合施工預留空間、支吊架設計等施工需求進行管線綜合優化。利用BIM技術可視化和碰撞檢查功能,提高管線深化設計水平,達到最合理的綜合排布效果和支吊架綜合利用。深化后的模型待甲方、設計、各分包進行簽字確認后,依據模型出具各專業平面圖、剖面圖及復雜節點詳圖等二維深化圖紙,來指導現場的實際施工。
(2)基礎落地-可視化指導施工
2.基于BIM模型套管預留及墻體開槽的應用落地
3.基于BIM技術在地鐵公裝深化及的應用落地
4.基于BIM技術在地鐵砌體排磚的應用落地
應用點解析:繪制三維排磚模型,清晰明了的對灰縫控制、預制混凝土塊設置、門頭下掛板二次優化、反坎防潮灰砂磚設置、門過梁窗臺臥梁、斜頂磚排布、構造柱排布等等砌筑難點、復雜節點進行預施工,達到減少返工、確保質量、指導施工、節約成本的目的。
5.地鐵BIM放樣與三維激光掃描結合的應用落地
(1)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前期準備
在土建完成后進場后清理現場掃描區域內的遮擋物,避免因雜物遮擋而妨礙數據的獲取。準備設備主機(三維激光掃描儀)、配件(平面標靶、目標球)、規劃掃描路線、清理出總包交付的現場 1m 線位置。
(2)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粘貼標靶
(3)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現場掃描
根據前期規劃的路線,現場擺放拼接球,采集現場數據;并確保掃描到標靶。
(4)三維激光掃描技術應用--數據處理
(5)土建模型搭建(點云逆向建模)
將點云數據導入 revit 軟件,依據點云數據建立現場土建模型。
(6)各專業 BIM 模型搭建
各個專業設計師在通過點云建立的現場土建模型上進行各個專業模型搭建,得到全專業的BIM 模型。
(7)提取下料清單和對應安裝點位坐標
(8)BIM 放樣-將標靶點位導入 BIM 模型
(9)BIM 放樣-現場放樣
進行 BIM 三維放樣之前需結合現場標靶點匹配 BIM 模型,根據控制點用后方交會法或后視法在施工現場對 BIM 放樣機器人設站,使現場的三維空間坐標系與 BIM 模型三維空間坐標系建立映射關系,BIM 放樣機器人即可以計算出 BIM 模型任何空間位置與真實三維空間對應的 xyz,并自動以激光或棱鏡方式指引施工人員找到該點的真實位置;并做好點位屬性或編號標記,以對應材料安裝。
(10)機電管線安裝
根據材料上的編號和現場放樣的點位編號,按照裝配圖一一對應的位置進行。
三 成果進度
1.BIM成果
2.BIM標準
3.BIM出圖
4.BIM進度
四 項目重難點及應對措施
1.精細化管理
(1)業主、設計院圖紙調整及變更頻繁
問題描述:應港鐵要求,我方須于2017年3月即組建項目部開展BIM深化設計工作。但由于港鐵很多甲供設備未開始招標,部分系統承包商未招標,導致設計院圖紙內容無法確定,因此造成我司負責的BIM深化設計內容無法保證完整性,存在管綜方案調整的可能性極大,間接影響項目部的深化進度及現場施工進度。
應對措施:在項目成本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項目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深化設計成本,提高人工工效:
1、提前與港鐵業主確定BIM深化設計已會簽圖紙后不再做調整,若調整則需啟動變更程序。
2、項目部借鑒以前地鐵項目經驗,管綜方案提前預留空間,避免后期加入管線影響管綜方案。
3、提前熟悉已有圖紙,找出管線設計缺陷,提前反饋給設計,逐步完善圖紙內容。
4、提前對接現有系統承包商,召開相應接口協調會,逐步完善關于系統承包商的圖紙內容。
5、及時完成對六個站的BIM深化設計圖紙會簽工作,避免因設計院圖紙內容缺陷導致無法出圖。后續關于圖紙調整則啟動圖紙變更程序再調整圖紙內容。
(2)后期搶工占比大
問題描述:根據目前設計單位的進度計劃及土建現場施工現狀,項目部負責深化的觀瀾站及松元廈站施工工期將壓縮至六個月以內??梢灶A見上述2站必將發生大量的交叉施工及趕工。多作業面交叉的施工協調及趕工搶工的質量保證是后期施工的一大難題,其中關于深化設計與現場施工質量脫節問題是一大難題。
應對措施:觀瀾站及松元廈站的趕工已不可避免,BIM深化設計擬采取以下措施,保障現場施工質量與深化設計不脫節:
1、加強與港鐵及設計溝通,加快各專業施工圖紙出圖進度,提前策劃技術方案,完善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工作。
2、加強與各系統承包商溝通,根據總工期計劃,規劃各系統承包商進場時間及作業面移交順序,盡量減少交叉作業。
3、加強與指揮部及土建單位協調,采取車站分段移交方式,達到主體與站后不同作業面同時施工的效果。
4、兩個站正式施工前,加多與各系統承包商及機電分包商圖紙內容交底次數,強化班組按圖施工意識。
2.協調溝通
港鐵管理模式:對已BIM會簽圖紙實行定稿式控制;但系統單位眾多且介入時間晚、現場土建主體建筑結構誤差大、設計后期圖紙內容變更多。針對以上幾個問題項目部為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采取了以下應對措施。
(1)會議協調
提前與各家系統單位進行接口協調會、在工程開始前先行管控方案制定、后行綜合考慮各家單位管線因素,以減少因考慮不充分帶來的失誤。
(2)提高標準
港鐵的BIM標準要求普遍高于國內標準,甚至合同里提出的標準遠遠超出我司與項目部的合同要求,項目部積極與港鐵溝通修改標準、變更以達到降低成本的可能。
(3)責任劃分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責任擔責,按照合同要求劃清責任界限以及產生的BIM文字性成果及時要求各方簽字蓋章,避免工程各參與方的責任“甩鍋”現象及扯皮發生。
3.安全管控、三臨可視化動態化管理
(1)港鐵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地鐵施工現場環境過于復雜,臨邊孔洞較多,安全形勢日益復雜,因此港鐵業主嚴格要求總包單位對現場的臨邊孔洞、臨水臨電等與安全相關的接口位置實施可視化、動態化管理。
(2)臨邊孔洞安全管理
對現場所有臨邊孔洞實行臺賬式專人管理,制定臨邊孔洞的標準防護措施,生成相應的二維碼和三維可視化動態圖,對現場臨邊孔洞實行三臨可視化及動態化管理。
(3)臨水臨電安全管理
對于現場臨水臨電是建立在已有正式管線綜合模型的基礎上而設置的,可大大減少與正式管線的交叉和干擾,可達到對臨水臨電高效性持續性的安全管控。
五 項目總結
1.領導觀摩
2.科研獎項
3.項目BIM應用總結